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技动态 > 国际动态
年龄和基因影响埃博拉患者存活率
  文章来源:新华网 林小春 发布时间:2014-10-31 【字号: 小  中  大   

  什么因素影响着埃博拉患者的生与死?首当其冲的是年龄。一项在塞拉利昂的实地观察发现,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更容易战胜埃博拉病毒。但基因影响也不容忽视,一项小鼠实验显示,如果某些人促进血管修复和免疫力的基因比较活跃,那么他们的病情会相对较轻。

  新一期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些医护人员在塞拉利昂某医院的观察结果,他们共接诊了213名出现埃博拉症状的病人,其中有106人被确诊感染埃博拉病毒。这说明在西非疫区,很难通过症状判断一个人是否为埃博拉患者。

  研究表明,上述埃博拉患者的潜伏期通常为6到12天,与此前的观察结果相似。在研究过程中,19人失去联系,其余87名病人中不治身亡者约占74%。幸存者中,21岁以下患者的死亡率为57%,而45岁以上患者的死亡率高达94%,介于两者之间的患者死亡率为74%。性别对死亡率似乎没有影响。

  患者的常见症状有发热、头疼、乏力、眩晕、腹泻、腹痛、咽喉痛、呕吐和结膜炎,仅有1名患者出现出血症状。其中与死亡最相关的症状是腹泻,腹泻患者的死亡率为94%,无腹泻的患者死亡率是65%。研究人员说,这说明及时输液补充电解质的重要性。此外,患者血液内病毒越多,病情就越严重,越容易死于埃博拉。

  在这篇论文的47名参与研究者中,有6人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还有1人死于中风,这再次凸显在一线抗击埃博拉的医护人员所面临的高风险。

  美国华盛顿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基因也会影响埃博拉患者的存活率。

  此前埃博拉研究多使用猴子,但新研究在最高防护等级的实验室中培育出了一种可用于埃博拉研究的小鼠。在实验中,70%的小鼠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出现症状,其中超过一半死亡;19%的小鼠感染后体重下降,但两周后自行康复;另有11%的小鼠对埃博拉病毒有部分免疫抵抗力,其中不到一半死亡。这与目前西非的埃博拉疫情特点类似。

  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幸存小鼠的TIE1基因和TEK基因比较活跃,这两种基因会促进血管修复和抗感染白细胞的生成。而死亡小鼠体内促进血管炎症和细胞死亡的基因比较活跃。

  负责这一研究的华盛顿大学病毒学家迈克尔·卡茨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的数据表明,基因因素对埃博拉病情的结果发挥着重要作用。”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澳门赌场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