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旦大学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袁正宏课题组,历经4年多潜心研究和探索,找到了用于治疗肝炎的药物“干扰素-a”发挥抗病毒作用的新机制。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对开发治疗慢性乙肝和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新药有重大意义,相关研究成果7月7日在线发表在于《自然—免疫学》。
据悉,干扰素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具有广泛的抗病毒作用,而其中“干扰素-a”是用于治疗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尽管医学界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和证实了“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但对于其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仍有许多不解。
“外体”是一种由细胞主动分泌出的大小介于30至100纳米间的微囊结构,它在细胞间的通讯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参与了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研究发现,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外体”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促进肿瘤生长或抑制肿瘤生长的“双重作用”,但“外体”在抗病毒免疫过程中到底有何作用,迄今未有研究结果。
袁正宏课题组研究发现,在肝脏中,肝非实质细胞中的主要细胞肝窦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竟会分泌“外体”,并且在“干扰素-a”的诱导下,分泌出的“外体”会抵抗或清除乙肝病毒感染。
为此,袁正宏课题组综合运用蛋白印迹、生物芯片和核酸定量等方法发现,经“干扰素-a”诱导细胞分泌的“外体”中富含多种抗病毒成分。他们发现,经“干扰素-a”处理的肝非实质细胞所分泌出的“外体”除可抑制乙肝病毒外,还具有抵抗丙肝病毒、鼠肝炎病毒和腺病毒复制、侵袭的本领。
据悉,袁正宏课题组已将有关“干扰素-a”处理细胞分泌“外体”用于抗病毒治疗的工作申请了国家专利,相关临床前研究工作也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