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威胁着我国约5000万人口,其元凶——细粒棘球绦虫的遗传密码最近被科学家“破译”。昨天,记者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获悉,经过中外科学家长达三年的协同努力,解析出了细粒棘球绦虫的基因组合转录组,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前天在线发布了这一成果。
由棘球绦虫所引起的包虫病是人和家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在全世界120多个国家流行。为提高包虫病的防治水平,三年前,一个名为“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组研究计划”的项目,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委和上海市科委支持下启动。该项目由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承担,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等单位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科学家协同参与。
该研究显示,包虫基因组由1.5亿个碱基组成,编码基因11329个,其中有1/5的基因为寄生虫所特有。论文通讯作者、南方中心王升跃研究员介绍,这些特有基因充分显示出了棘球绦虫的寄生特性。比如,棘球绦虫丢失了许多与营养代谢相关的基因,因为它可以“借用”宿主现成的营养物质,哪怕氨基酸、胆固醇等重要营养物质,它也不自己合成了;不过,帮助它向营养丰富的地方移动的基因,倒是发现了不少。又如,棘球绦虫进化出了很多“智斗”宿主免疫系统的基因,使宿主无法“驱逐”寄生虫,这些基因的产物或可分解宿主产生的防御物质、或可“骗”过宿主的免疫保护机制。更有甚者,棘球绦虫甚至还借用宿主的激素和生长因子,来完成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本次研究还首次揭示棘球绦虫独特的胆酸盐调控双向发育的遗传基础。在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组中,科学家发现了胆酸核受体基因(FXR和DVR),但没有膜受体基因。因此,原头蚴只有在终宿主(狗)肠道内高浓度胆酸作用核受体时才能发育为成虫。
这是继完成日本血吸虫基因组计划后,我国科学家解析出的又一种重要寄生虫病原体的基因组和转录组,相关基因组和功能基因数据已在国际公共数据库公布并可免费使用。
论文审稿人认为,这一研究工作为包虫病的诊断试剂、治疗药物和预防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全基因组信息平台,对提高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加速包虫病的控制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