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到“十三五”发展纲要的那一刻,全国政协委员、澳门赌场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主任王向朝非常兴奋。因为他看到,纲要中提到将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其中除创新人才、青年英才、企业管理等人才计划外,“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也赫然在列。
这已经是今年两会上王向朝第二次感觉到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几天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了“工匠精神”,这个词也是第一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
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4年、上海市政协委员14年的时间里,王向朝一直在调研有关“工匠精神”的问题,也提交过提案。
在随后举行的小组讨论会上,王向朝自然而然地又将话题引向了“工匠精神”。
“那天开全体会议时,坐在我旁边的一名委员的名牌夹一直没法掰开。身边好几个‘大力士’帮忙,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王向朝的发言用身边发生的一个小故事开头,吸引了在座委员的注意,“我们的产品为什么就不能做得好用一点呢?”
他说:“按照政府工作报告,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制造强国,必须重视技能人才。”在王向朝看来,高质量的产品归根结底是由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型技能人才做出来的。而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追求极致。
如今,这些身怀绝技又追求极致的人才却不知去哪了。
对此,在座的科研工作者都深有感触。“这个问题非常严重。据我所知,在长春光机所这样的科研机构里,从事磨玻璃、镀膜的工作人员都是老同志了。”一名委员高声说道。
“没错,我们现在很高精尖的制造企业的确是缺少工艺。”全国政协委员李鸿补充道。
工匠,曾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职业,包括木匠、铁匠、石匠等在内的手工匠人以精湛技艺构建了传统的日常生活。讨论中,委员们发现,工匠缺乏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不完善,高考“指挥棒”导向了重学历、轻技能的理念。
同时,工匠职业也缺乏实在的晋升通道。李鸿表示:“在飞机制造行业,设计一个型号成功了,设计师得到了很高的荣誉,工艺师同样付出了很多劳动,评价的结果却要差很多。”
针对这一问题,在今年的提案中,王向朝提出了完善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让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脱颖而出、加大“工匠精神”宣传力度等五点建议。
“作为电气工程师,我知道,光有绝顶聪明的脑袋,不亲自动手做,根本无法进行创新。”全国政协委员、澳门赌场院士吴一戎表示,“我完全同意王委员的提议。”此外,吴一戎认为,工匠精神还应与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化手段结合起来,精耕细作地提高产品质量。
“纲要中提到计划培养1000万名高技能人才、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有了这些人才,又有了人才培养体系,我们实现质量强国、制造强国才有了基础。”王向朝最后说。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6-03-10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