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赌场

图片

您的位置:首页>专题>人物专题>高文垂宇宙 精神在人间>陈冠荣>纪念文章
老院士 新思考——访我国化工设计事业的开拓者、澳门赌场院士陈冠荣先生
发布时间:2011-03-30 来源:《中国农资》2005年09期 【字号: 小  中  大 

他,是公认的我国化工战线上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在历次的获奖重大科技成果上虽然列名不多,但化工科技战线上的广大职工一致认为“化工系统很多获奖科技成果项目都有他的一份功劳”。他就是我国化工设计的开拓者、澳门赌场资深院士陈冠荣先生。在组建我国第一支化工专业设计队伍、领导化工设计开发、组织大型石油化工及化肥工程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工作中,陈老贡献卓著。老先生为人低调,不事张扬,作者在两次登门拜访之后,才勉强获准刊登本文。

有调查显示,在建国前后的回国潮中,大批留学生、学者冲破种种阻挠,从欧、美、日回到新中国,至1951年,回国人数已达2000余人。百年留学史,始终贯穿的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求师问学、振兴中华。出国的方式很多,回国的理由却出奇一致。化肥战线尤其如此,范旭东、侯德榜、陈冠荣、黄鸿宁……

陈冠荣,1915 年12月5日生于湖北省武昌县。193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附中,同年考进燕京大学医预科,1934年转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抗战开始,陈冠荣参加南京国民政府军政部化学兵队,从事防毒技术工作。1946年1月,他应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派遣赴东北,参加接管“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化学工厂”(即以后的沈阳化工厂)。同年10月,到台湾中国石油公司新竹研究所,从事刹车油的研制。

1947年5月,陈冠荣赴美实习,入卡内基理工学院(Camegi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化工系读研究生。为解决生计问题,他半工半读,仅用1年时间就念完全部课程,1948年6月以全优成绩毕业,获硕士学位。校方对他很重视,希望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此前,陈冠荣参加了唐明照领导的留美同学进步社团“建社”,深悉国内解放战争正节节胜利,迫切需要大量科技人才,于是毅然放弃深造的机会,回国参加建设。通过来欧洲开会的解放区工会主席刘念一同志的帮助,他绕经英、法、捷克、前苏联,于1949年1月到达东北解放区,从此投身祖国化学工业建设事业。

像当年许多归国学子一样,他一回来就立即被委以重任,1949~1953年,他在东北工业部化工局组建化工设计队伍,领导开展勘察设计工作,为恢复和发展东北地区的化工生产及配合前苏联专家设计吉林化肥厂、电石厂、染料厂,做了大量工作。1953年设计机构改组后,陈冠荣主持北京化工设计公司(后来的北京设计院)工作,在他的领导下,设计院陆续完成多项定型设计:包括年产5万、1万和2000吨氨的省、地、县级氮肥厂,20万吨过磷酸钙的磷肥厂,10万和1万吨钙镁磷肥的磷肥厂,以及年产2万吨电石、7500吨和1.5万吨烧碱、4万和8万吨硫酸、3000和6000吨聚氯乙烯、1500吨苯酐、1万吨氯化苯等生产车间。这些可重复使用、成批建设的定型设计,对促进我国化学工业迅速发展起了重大作用。1953~1966年,陈冠荣一直担任我国化工设计队伍的主要技术领导职务。他组织开展设计业务建设,完成了大量化工工程设计、定型设计以及多项援外设计。

陈老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12届和14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0年他当选为澳门赌场院士、澳门赌场学部委员并任化学部副主任委员。曾先后担任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副理事长,《化工学报》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化工卷》副主编,《化工百科全书》主编,国家发明奖化学化工评审组副组长、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苏联“老大哥”对中国帮助很大,尤其在建国初期的几十年里,苏联对华技术援助、苏联专家来华指导和到苏联考察学习,成了那个时代最时髦的话题。但这也让许多行业的发展至今带上强烈的“苏联”印记,如何尽可能将其改造以适应我国国情,是陈冠荣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关闭窗口
 
© 1996 - 2011 澳门赌场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