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女性科学家的杰出代表,陆婉珍院士致力于于中国石油化工分析工作。不仅是中国公认的色谱开拓者之一,而且在中国的近红外光谱的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值3.8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仪器信息网编辑特别采访了澳门赌场陆婉珍院士,请其为大家讲讲在分析测试行业中的一些故事。
主持人:陆院士,您好!请问当初您是如何选择分析测试这份职业的?
陆婉珍院士:我在学校里主修无机化学,踏入分析测试行业是源于一次“巧合”。1953年的时候,我在美国求学,当时有一个单位在找分析测试的人员,最后找到了我,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开始进入了分析测试这个行业。
回国之后,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当时的任务是建立一个分析研究室,也就是后来的石油化工研究院分析中心,从那时开始我就正式进入了石油化工分析测试这个行业。但是进入这个行业之后才发现,原来在学校里面学的知识与现实有很大的差别,很多东西都要重头学起。
主持人:我们知道您是中国色谱的开拓者之一,为什么后来转做近红外了呢?
陆婉珍院士:我最初进入这个行业是做气相色谱的,当时主要选择了对石油化工最有用的两项技术:蒸馏和色谱。后来做近红外,一方面是因为我认为有必要建设一个分析平台,就需要各种仪器;另一方面,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石油的很多性质和组成有很大的关联,之前的一些工作发现在石油分析方面核磁的精度不够。而近红外,测的是物质组成,可以直接和石油的性质联系起来。另外,近红外仪器的价格相对来说便宜,当时我的考虑是它在中国是有可能发展起来的。
其实这其中也有一小段故事,那是1994年的时候,我的一个学生从国外回来,要做近红外的相关研究,当时我很支持。但是后来他没做多久就走了,然后就是我在做相关的工作。
主持人:在您从事分析测试工作中,您觉得最值得纪念的工作是什么?
陆婉珍院士:在工作中印象最深的是解决了一些现场问题。我在《分析测试这十年中》曾经讲过一些工作中的故事,比如1985年的时候,有个别炼油厂中重整装置的反应器出现了严重的结焦,致使所用催化剂的输送管线被生成的炭堵塞,导致装置停工,经济损失严重。我们接受了这项任务,经过研究发现导致堵塞的炭与我们之前遇到过的在高温以及还原气氛中烃类物质与金属铁镍接触后生成的炭结构形状相同。为了使上述反应不再进行,也就是不产生积炭,最简单的办法是使金属表面中毒,用这个推理,很快就找到了防止积炭产生的方案。
主持人:在您的工作历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陆婉珍院士:当时中国的硬件条件不好,这也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一直到现在,经过了差不多60年的时间,我们国家分析仪器的硬件水平一直没有跟上,虽然现在有进步,但是总体来说与国外的差距还是挺大的,目前很多领域还是依靠国外的技术和仪器。我很早就呼吁政府可以在硬件方面给一些优惠或者支持,因为这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基础的问题,还涉及到我国精细加工水平等各方面的问题。更何况,仪器的技术水平已经与环保及食品安全问题密切相关了,已经涉及到广大民众的生活问题了。如果,这一点得不到解决,整体就不完整。
当然,硬件方面的工作确实很难,需要在物理方面和精密加工方面都有很好的基础,否则很难做好。我不是学物理的,一直没敢在硬件方面下手,主要是做应用和软件。现在看来硬件、软件、应用三者必须要结合起来,否则很难推动整体水平的提高。不做应用就不知道往哪发展,没有应用就没有市场,而若没有硬件的支持应用是没办法走到前端的。所以我曾经也给仪器的制造商说一定要建设应用实验室,做应用的人很难去做仪器,但是做仪器的人一定要做应用,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应该有人去做。
主持人:值3.8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最后请您对即将进入分析测试行业的女性送上您的寄语。
陆婉珍院士:我感觉女同志从事分析测试工作是很合适的,可是付出的努力也并不比别的行业少。而且这个行业的技术更新很快,所以每一个从事分析测试行业的工作者都需要专心致志的工作,要不然很难解决问题。